返回

当中国统治世界

关灯
护眼
第7章 第一部分1(1 / 1)
中国日,在民族观念上,中国与印度、印度尼西亚和美国等人口大国同样也有所不同。中国在对待民,但后者普遍认为,它们生来就是多民族国家。像中国这样幅员辽阔、人口众多【占世界总人口的15】的国家,起先由众多民族组成,不足为奇,19๗世纪末叶。民族主义者为了抗击外来入侵者和推,可以解释这个现象,它激发了一种强烈的归属感,同时推动了几千年来各民族的大融合。尽管程度各异:其中最大,

其次,历史悠久、独具特色的中华文明,提出了“汉族”这一说法,获得了人们的广泛支持。但实际上“汉族”一词的作用,比起中国漫长历史带来的影响,民族往往是人们。在政治和文化作品中,实在是微不足道,但是对待民族和种族๣问题的态度,却是理解各个社会必不可少的一部分。正如我在第7章中阐述的那样,它们塑造和界定着中国人看待境内外的外国人的方式。中国人对待差异的态度,是决定中国作为一支全球力量将如何作为的强有力因素า。

西方主流观点认为,从根本上看,中国的崛起不会对世界产生太大的改变。这种看法基于三个关键假设:从本质来讲,中ณ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方แ面;在适当的时候,中国会变成一个典型的西方国家;随着中国加入国际组织,接受并遵守其规章制ๆ度,国际体系仍然会一如既ຂ往。这些假设都是错误的。中国的崛起将会以影响极其深远的方แ式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。

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历史性的变化,尽管这种变化还相对处于初ม级阶段,但是它最终必将改变整个世界。

为了加深对中国文化重要性【尤其是延续性】的认识,这里非常有必要指出,在过去的150年里,中国的文化出现了很多断ษ层和裂变。对于这一点,可以很容易地举出很多例子:殖民主义和通商口岸时期、朝贡体系的崩溃、1911年革命使得儒家思想几近覆灭、军阀割据时期、日本对中国的占领ๆ、中国国内战争、1949๗年翻天覆地的变化、“文革”以及1978年之后的改革。实际上,中国这种长期不稳定的根本原因是,殖民扩张和经济至上导致的中国现代化道路的失败。

正确处理好扩大内需与对外开放的关系。扩大内需是我国长期发展的基本方针ฤ,对外开放是我国的长期基本国策。使两者相结合是中国最成功的经验,也是今后转变发展方式的重要内容之一。这就要求中国的经济增长主要立足于扩大国内需求,特别ี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拉动的作用,使中国成为世界最大的国内消费市场,使十几亿中ณ国消费者福利最大化。不断地开拓对外开放的广度和深度,提高对外开放质量,大力发展知识密集、就业密集的服务贸易,成为ฦ世界重要的服务贸易商,加快转变单纯依靠出口贸易的增长方แ式,进一步降低进口关税税率,增加国内短缺的资源、技术、知识进口,促进国际收支基本平衡,使中ณ国成为世界最大的进口市场,使世界ศ各国分享中国发展的成果。

中国人民大学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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1้8世纪晚期,随着现代性的到来,一种完全不同的观点开始深入人心。现在的生活已不同于以往,未来也会更加丰富多彩。改变成为历史范式中ณ的变量,它获得了一种全新า的权力和承诺,并被作为开创一个前๩所未有的未来的手段。进步、变化、现代化、原因、启示、发展和解放等一系列新词和概念,成为“现代性”内在价值观的代名词。这种态度同诸如传统、习俗、遗产、经验、保守等陈旧的思维方แ式之间出现了越来越多的冲突,现代性—传统的划ฐ分,变成了社会生活的基本原则。

现代性的来临ภ不是一个历史阶段,不是某个国王的统治,或者某个朝代,再或者一场战争,或者工业革命。它的起始时间不是某个具体时间点而是某段时期;它似乎并没有确切的终点而更像是一个永不停歇的过程。工ื业化标志着现代性的到เ来和传播,现代性更像一个不断ษ扩展的天地万物,坚持不懈地向前推进。

戈兰·瑟伯恩【grantherborn】认为ฦ,现代性标志着面向未来的新纪元的到来。克里斯ั托弗·贝利【christopherBayly】则认为,现代性是一个不断发展、无຀穷无尽的过程,“从18世纪末叶开始,一直延续到今天”。如果现代性在英国工ื业革命时期还是一个新颖的事物,那么现在它已๐经变成了引人注目的万能故事,横扫了前方的一切障碍,以其“新颖”魔力般地激发大众的想象力,影响遍布๧从北美到欧洲、从中国到日຅本的诸多地区。现代社会诸多冲突无非都是“激进”与“保守”或“传统主义”之ใ间的矛盾,这些冲突的程度凸显了现代性与社ุ会血液的融合度。

对于现代性来说,其决定性时刻仍然是经济腾飞和工业化的来临。在这一时刻,新的思维方式——定位于变化和不确定性,认为未来将不同于过去,从影响小部分精英扩展到改变全人类的心态。经济活动的重心从田à地转移到เ工厂,人类居住的中心从乡村转移到เ城市。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都逐步发生了转变:生活标准、家庭结构、工作条件、知识技能、自组织、政治倾向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、时间观念以及对人类存在的看法。如同现代性本身,工业革命作为现代性的主要驱动力,引发了一场经久不衰的经济变革。

即使有人能将欧洲的现代起源追溯至16世纪,其变革的决定性时刻๑也毫无疑问地发生在19世纪,当时工业化进程横扫所有的西北欧国家,欧洲国家的经济实力大为提升,现代意义上的民族国家诞生,实际上整个世界都被带入了一个由欧洲主导的全球体系中。所有这些趋势的融合,标志着人类组织发生了质变。从那时起,现代性的影响力开始遍及全球,人们追求现代性的欲望变得一发不可收拾,并认为自己是现代的——从服饰和命名方式,到怀表、雨伞等个ฐ人物??——这种现象不仅发生在欧洲和北美,甚至连亚洲和非洲国家的精英群体也深受影响,当然,普通民众所受影响不大【日本除外】。

从那ว时到现在,现代性进程的速度一直在加快。依照ั过去的标准,178๖0~1840年的英国工业革命,速度已๐经相当惊人;但是对比后来的例子尤其是亚洲四小龙的发展速度来评价的话,它其实极其缓慢。相继发生的每一次经济腾飞,其速度都是越来越快,伴随着现代性进程的城市化过程和农业就业机会的急剧减少的速度也在不断地加快。尽管在人们关于后现代性的争论中ณ,欧洲表达了自己对于现代性的疑虑,但是从全球视角来看,现代性进程是毋庸置疑的——因为它席卷了整个亚洲大陆,那是世界上60%人口的家园——对现代性的看似永无止境的追求,仍然是我们当今时代的支配力量,实际上,这种追求远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要强烈。与维多利ำ亚时代的英国相比,欧洲对未来的信心和信念可能不那么明朗,但是美国却依然在慌忙地致力于探索进步和未来,如果有人想了解“拥抱未来”在实践中的真意,那么最好的地方莫过于中国。

欧洲是现代性的诞生地。1750年之后的两个多世纪里,欧洲现代性的触角已延伸到世界各地,它的思想、体制ๆ、价值观、宗教、语言、意识形态、习俗和军队,给世界其他地区留แ下了不可磨灭的印记。现代性和欧洲是不可分割的,彼此已๐经融为一体,难以想象没有对方的情形:它们似乎是一对同义แ词。然而,尽管现代性孕育于欧洲,却没有沾染上欧洲的内在特性:除了在这里诞生,它同欧洲以及欧洲文化之间,并没有什么特别的联系。过去半个世纪中ณ,随着现代性在东亚国家的扎根,它吸取了欧洲现代性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方แ现代性】的经验。然而,东亚现代性并非欧洲现代性的简单翻版,它极具特色,其体制、习俗、价值观和意识形态,都是根植于自己的历史和文化。在第一部分,我将探讨现代性是如何与欧洲【广泛地说是西方】建立起不可磨灭的联系,而东亚国家又正在如何突破这种联系。

第1、西方的兴起

美国成功地创建了一种世界体系,它是当之无愧的霸权国,同时也秉持开放和包容的态度,前苏联解体之后,这种体系发展得愈加成熟,中国也逐步参与了进来。

认为1800年欧洲轻松地领先于中国和日本的观点,日益受到เ历史学家们的质疑。杉原薰【kaorusugihara】提出,16๔00年后的东亚并没有走向衰落,相反在后来300年的时间里,还出现了劳动密集型、以市场为基础的经济增长,被称做“东亚奇迹”——他称之为“勤劳革命”,这种经济成就完全可以与后来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“欧洲奇迹”相媲美。他指出,18๖68年明治维新以前,日本农业表现出很强的创น新能力,农作物的重大改良和生产力的大幅提高,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供了支持。正如亚当·斯密所说的,1้8世纪晚期,中国的市场显然比欧洲的更加先进和成熟。例如,中国粮食产量中被远距离运输到市场上的比例远高于欧洲。中国市场在早ຉ期之所以能获得发展,一个关键原因在于土地可以贸易。中世纪的欧洲,农奴都被束缚在土地上,既ຂ不能离开也不能任意处置土地;而中国农民只要拥有足够的资金,就能ม够自由合法地买卖土地及其农作物。

1800年,中ณ国城市化的程度至少与欧洲旗鼓相当,据估测,18世纪的日本,约有2๐2%的人口生活在城市,而西欧为ฦ10%~15%。18๖00年之前,无论从资本存量还是经济机构的角度来看,西欧都未享有超过中国和日本的绝对优势,当时许多中国公司都是股份制的。即使在技术水平方面,欧洲和中国看似差不多,但是在灌溉、纺织织造、染色工艺、医药和瓷器制造等领域,欧洲还是落后于中国。中国很久以前就使用纺织机器,它们与多轴纺织机和飞梭只存在细微差别,而后者曾为英国以纺织业为首的工业革命提供过源源动力。中国很早就对蒸汽机不陌生,而且还创造出类似的各种类型的机器;只是与后来詹姆斯·瓦特的发明相比,这些机器是用活塞驱动飞轮而不是相反。但是有一点毋庸置疑,英国的工ื业革命一开始,对资本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业的投资就快速提升了生产力水平,创造出一系列技术、革新和增长,这也使得英国能在科学技术方面获得不断进步,并尽享领先于中国的优势。中国则正好相反,事实证明其“勤劳革命”并没有拉开工业革命的序幕。

1800่年,在中国和西欧的一些中心地区,生活水平是大致相当的,可能日຅本略高一点,人均寿命和卡路里摄入量也基本相同。人均寿命是衡量繁荣程度的一项重要指标,除了最富裕的地区,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人均寿命都到19世纪末才超过中ณ国。保尔·贝罗什【paulB๦airoch】计算得出,1800年中国的人均收入水平领先于西欧,亚洲作为一个ฐ整体落后于西欧,但超过了欧洲。当然,提起中国和欧洲,我们必须ี牢记一点,这两个地方都聚集了难以计数的人口:1820年,中国人口高达38๖1亿,西欧人口达到133๑亿,欧洲总人口达到เ169亿。不同地区的经济发展水平和生活水平必然存在着很大的不同,互相形成了鲜明的对比。人们普遍认为18世纪末叶,中国最发达的地区,特别ี是长江三角洲,已๐或多或少与英国等西北欧最繁荣的国家处于同等发达水平。鉴于最发达地区在工业腾飞中所起的先导作用,需要对英国和长江三角洲做出具体的比较。

1้800่年时,西欧远没有取得遥遥领先于中ณ国和日本的经济地位,事实上,当时经济水平并无多大差距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认为工业化是一个持续了几百年而非几十年的历史变化过程的产物,不禁令人怀疑ທ。相反,在大多数情况下,工业化看上去更像是相对偶然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结果。然而,这仍然遗漏了一个问题:1800่年左ุ右,为什么是欧洲而非日本和中国,能ม够如此迅速地把财富聚积起来,然后在19世纪取得如此别ี人赞叹的成就呢?

在此,重要的并不是所谓的“唯一原因”,偶然因素才是关键。1800年左右,包括中国和欧洲在内的旧世界中人口最密集的地区,都发现保持人口增长是一件越来越困难的事情,根本问题๤在于,粮食、燃料é和建筑都在竞相争夺日益稀少的土地和森林。对于中国来说,这是一个尤其严重的问题,因为中国的心脏地带位于黄河和长江之ใ间,由于土壤肥沃,该地区孕育了众多人口,但是由于资源的过度使用,这片土地日益枯竭,再加上新开垦的土地质量不高,所以问题๤日益突出。欧洲——具体地说是英国,之所以能ม够规避中国的问题๤,打破这种致命的土地限制ๆ,主要有两个原因。其一,英国发现了大量的煤炭资源,这有助于缓解木材日益短缺的困境,而且为工业革命提供了燃料。相比之ใ下,中国的煤ศ炭资源主要蕴藏在距离人口中ณ心区较远的地方,尤其是西北部,而非纺织工ื业集中地和长江下游流域。

其二,更为ฦ重要的是,新世界【newworld】殖民地,尤其是加勒比和中美洲地区,幅员辽阔,劳动力充足,食物和原材料丰富:以曼彻斯特的早期经济增长为例,如果没有奴隶种植园大量便宜的棉花供应,这种增长是不可能ม实现的。如果英国没有从新世界进口棉花,而是靠养羊来生产纺纱,那么需要广大的牧地【1815年约为365亿平方公里,1830年则超过了93亿平方公里】。总之ใ,据估计1830年,为满足英国的进口需要,新世界国家种植棉花、蔗糖和木材所需的土地面积,大约在1้亿~12亿平方公里之间,这个甚至超过了英国所有耕地面积和牧场面积的数量总和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殖民地所发挥的作用提醒着大家,欧洲工业化绝非一个内源性过程。新世界和在英国发现的大量的煤矿藏,移除了对土地日益增长的压力,消เ除了欧洲经济发展的瓶颈。中国则没有这么好的运气。其结果是深远的,正如彭慕兰【kenhpomeraທnz】所说:“英格兰避免了变得像长江三角洲一样,二者看起来如此不同,以至于现在很难发现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点。”

在关键时刻,新世界殖民地为英国提供了至关重要的原材料,这纯属偶然,但是在过去的2๐00多年里,英国使新世界殖民化的方式却不是偶然的。殖民地也让欧洲在其他许多方面长期受益匪浅。对殖民地的争夺,欧洲内部的大大小小的战争,加上它们自身强大的经济实力,欧洲民族国家被磨炼成了名副其实的战斗ç机器。因而,19世纪,与世界其他地区相比,欧洲民族国家具有更雄厚的军事实力,其殖民扩张的野心日益膨胀。大规模的军事开支,不应该被低估。在海ร军上将纳尔逊【nelson】指挥的1805๓年特拉法尔加海战【theBattleoftrafalgar】中,皇家海军的胜利ำ,付出的代价相当于5个亚伯拉罕·克劳利钢๐厂,英国工业革命的1个旗舰投资。殖民地贸易还为公司组织和融资系统的创新提供了支持,以荷兰为例,它创设联合股份公司,便是为了这一目的。没有奴隶贸易和殖民统治,欧洲不可能取得这样的突破性成就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