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当中国统治世界

关灯
护眼
第30章 第二部分11(1 / 1)
邓小平,中国在政治发展方向上有三种可能性。其一,势力。从目前的情况来看,这种可能ม性最小。其二,就是党内事实上认可了各个ฐ派别的存在。其三,国会拥有一定程度的独立性……另外一个可能。这个国家表面上仍是多党制,那么结果也许会和日本的情况类似——多党制的确存在,但是只有一个政党说了算;自民党内部的各个派别有着明显的个人主义色彩,就是多党制;则是通过各项改革来提高人大和政协的活力和独立性。

从长远来看。如果这三种可能ม都能,但实际上却是执政党唱主角,而反对党则受到政府的贬低、干涉以及打压。

在中国,不论演变出何种民主政治制度,要评价共产主义对中国的长远影。相对而言,它都将深深打上儒家思想的印记,因为共产主义的历史尚短。然而,共产主义和儒家思想之间的确存在某些重要的延续性。比如,一国应该有一个领导阶层,二者在这一点上惊人地相似。东北亚地区,许多政治用语以及用于价值评判的词语都源自儒家教义แ。1978年中国改革开放以后,特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,儒家思想在中国骤然升温,并日益赢得民众的推崇。这从发表在《人民日报》上的一篇社论就可见一斑。该社论认为,为ฦ了发展市场经济,有必要“法治与德治并举”。

不论以何种文化标准来评价,独具特色的中国家庭实际上都扮演了非常重要的社会角色。正是在家庭中孩子领略了什么叫做权威,因为父母之命——传统上应是父命——是具有决定意义的,且绝不能受到挑战。通过家庭生活,孩子开始明白社会等级的重要性,并意识到自己在这个等级体系中所处的位置。在理解了孝道【中国文化比其他任何文化都更重视孝道】、羞耻感以及对颜๨面尽失的恐惧后,孩子才懂得自律。在特定的“羞耻感”文化中——而非基督教社会的“赎罪”文化——中国孩子最怕的就是受到侮辱,以及由此造成的丢â脸,于是他们便尽量避免抛头露面。在中国,“家”和“国”是相辅相成、互为补充的。所以,中文里的“国家”有时也写做“家国”,这不无道理。正如黄平所言,在中国,“许多人都认为ฦ国是家的延续”。

许多发展中国家的现代性过程往往以身份认同危机为特征,它们的状况往往因殖民主义แ的侵扰而恶化。这些国家受困于本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分歧,它们常将自身的相对落后与劣等地位联系起来。中国的确曾一度蒙羞,但却从不认为自己是劣等民族:他们非常明白中国文化的含义,并拥有强烈的民族自豪感,这就是中国特质的魅力。实际上,这种特质的魅力也使得其他色彩浓厚的认同感【比如区域性、阶层、语言】变得相形见绌——这一点可以拿印度作例子。归属感源于中国的历史文化,它使各民族๣团结在一起,否则ท整个国家将会被方言、风俗、种族、地理状况、气候、生活水平和经济发展状况等因素搞得四分五裂。白鲁恂曾说过:“把中华民族凝聚在一起的是文化、种族、文明等意识,而不是将整个民族归结为ฦ一个国家的身份。”

现在,所有这些考虑都可以被重新放置在一个全新的背景——自1้929~1933๑年大???条以来最严重的全球衰退中。放眼全球,贸易和资本流动迅速锐减,失业急速增加。当今的全球化时代已经陷入了停滞,并且走向反面。这个过程到底会走多远,目前尚不知晓。几乎所有的国家都尝试着为其受到威胁的工业提供帮助和补贴。人们对贸易保护的需求不断增加,这尤其表现在美国国会内“购买美国货”的压力上。中国作为世界第二大出口国【位居德国之后】,将不可避免地成为这种贸易保护需求的主要对象。在这样的情形下,商业集团对手之间的贸易战必将爆发无疑ທ。我们生活的世界进入了一个全新的领域。至少在现阶段,中国经济崛起的全球决定性变量已经发生了深远的变化。

0่

低科技还是高科技?

生产和消费【百万桶天】石油进口国的主要来源【桶天】

由于关税的系统性降低,中国经济的一个突出特征即对外贸易规模庞大,约占gdp的75%,远远超过其他主要经济体,例如在美国、印度、日本和巴西,这个数字只有30%或更少。这促使中国在全球经济中的意义更为重大,同时也๣使中国更容易受到เ外部冲击例如全球经济下滑,尤其是美国经济衰退,或西方日益增长的贸易保护主义แ情绪等的影响。

1993年8月,我第一次去毗邻香港的广东省,那个地方แ给我留下了深刻的记忆。从深圳到广州的道路泥泞不堪,尽管我们身处农村,路上还是充斥ม着各色人等和各种各样的车辆。展现在我面前的是一幅各时代大融合的最生动画面:妇女牵着牲口、手拿农产品走在街头,农民骑着自行车或驾驶三轮车形色匆匆,城里的富人开着黑色的梅赛德斯和雷克萨斯汽车,隐匿在黑色车窗玻璃里面,公路上还有一连串ธ的面包车、皮卡、货车和微型客车,公路两旁的田à地里,农民们正赶着水牛在小块的稻田里犁地。这个ฐ画面似乎把200年的历史都浓缩到了某一瞬间某一点上。这是一个正处于飞速变化中的国家,人们生活在当下,正在寻找和把握机会,好像这些机会一旦错过就永不再来。我渐渐被这源源不断的精力、创造性和意志力吸引住了。英国工业革命一定与这里的情形有几分相似:投机倒把、混乱不堪和活力四射——完全是一团乱麻。广东确实是一团糟。你目光所及都处于建设之中——似乎每件事物都在经历变化,我们所到之处,随处可见未竣工的公路和正在修建的无数建筑工程,到处都是清理土地的人。广东就像一个巨大的工地。

黄:尽管目前西方带来的影响无比巨เ大,而且有时还附加了一定的侵略性,但我认为ฦ中国不会失去自己的文化特色,因为它毕竟体现了一种厚重的历史积淀。哪怕表面的一些东西发生了变化,其本质却是根深蒂固的。在我们每个中国人心目中ณ,都存在一种强大的核心文化,即便我们的生活方式有所改变,这种文化也不会变。中华民族的悠久历史经常会重现。当前๩,我们正处于一个茫然的时期,我不得不承认这一点。我们之所以感到迷茫,主要源于现代性与传统观念之间的潜在冲突。不过,我还是坚信,新东西终将出现,独一无二的中ณ华文明将会继续屹立于神州大地。

这四个例子并非要展示西方化的广泛影响,它们主要体现了西方化令人惊讶的局限性。在这里,我们可以得出两个ฐ普遍性结论。第一,囿于西方แ化影响的有限性,东亚社会及其现代性仍然具有强烈的个性化色彩,而且扎根并形成于它们的历史和文化中。同时,这些社会的现代化进程,也不只是简单地甚至主要依靠从西方借鉴经验,而是具备一种变革并实现自身现代化的能力,换句话说,其现代化根源于本土而非舶来品。获得亚洲现代性的第一个国家日本,便是例证。它可能从西方广泛地引进了大量的经验,但是最终结果却完全是极具特色的日本现代性。第二,如果只是原封不动地移植现代性,它是很难取得成功的。人们必须相信,现代性本身就根植于他们中ณ间并且还结出了丰硕的果实。所有东亚国家都深受西方或日本抑或两ä者兼有的影响。的确,这些国家【包括日本在内】的现代性都具备一个重要的特征即混合性,它们都是各种各样的本土与外来元素的结合。但是如何划定这种外来影响与本国固有特性之间的界ศ线,却是至关重要的:如果一个社会感觉自己的现代性从本质上讲是被强行附加的,是一个ฐ舶来品,一个移植产物,那么这种现代性一定会被抛弃,其结果只能以失败而告终。而且,当时的殖民者故意压制殖民地人民,防止他们与自己国家的产品竞争,这些肯定都是殖民主ว义时代没有一个殖民地社会能够成功地实现经济腾飞的深层次原因。殖民地的性质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因为这意味着殖民地受异域的殖民者和文化的控制。唯一的例外是白人殖民地,由于它们与殖民者英国人是同一种族,血统相同,所以经常能获得不一样的待遇。

不过,把东亚人对白色的偏爱简单视为ฦ西方影响力的产物,那是错误的。这些国家的人对白色的渴望,有着与生俱来的根源。对于日本人和中ณ国人来说,长期以来,洁白都承载着强大的等级内涵。如果你的肤色很黑,那意味着你只是个务农者,处于社ุ会的下层:这种偏见深深植根于两国的国民心里,并随着现代化和城市化的进程而日益加深,人们普遍认为,白皙的皮肤象征着城市生活和富足,而深色的皮肤代表着农村生活和贫穷。国家与国家之间、同一个国家内部ຖ的不同民族之间,以及同一个ฐ民族内部的不同派系之间的差异性,都可以通过不同的肤色来界定和强化。自明治维新以后,肤色成为日本人辨认他们自身与中国和韩国等邻国人的标志。更为普遍的是,这种颜色等级还重现于肤色较浅的东北亚地区和肤色较深的东南亚地区之间的关系中,其中东南亚地区按照肤色又可划分为海外华人、土著人口和海ร外印度人。西方模特的影响力,恰恰在于它可以与历史悠久的固有肤色观相互影响和相互促进。我们将在第7章中深入探讨这一主题。

19๗49年迎来了一个全新的着装时代,人们喜欢穿中山装ณ。中山装的特征是高领短款上衣,与旗袍一样,它也是综合了日຅本、德国和苏联军事因素所形成的另一种“混血儿”服饰。国家并没有颁布关于服装的法令,但是这种全新的风格,清晰地反映出平等主义原则,同时也折射出当时中国的贫穷。直到197๕8年以后,中国的着装才逐渐开始发生变化并发展成现在的样子,如今,西式服装ณ在中国的各大城市随处可见,成为中国的主流着装形式。中山装也较为少见,为西式服装所取代。唯一留存下来的中国传统服装是短上衣【夹克】,直到现在仍然十分流行,尤其受老人喜爱。延续古老的传统,中ณ国妇女普遍习๤惯穿裤子,相比之ใ下,其数量远远超出喜好裤子的西方妇女。在中国,人们从来没有赋予裤子男ç性含义แ,但是在西方,却曾经有过类似的隐义แ。除此之外,关于中国传统着装的资料非常少见,无论男式服装ณ还是女式服装,也无຀论它们是以传统还是现代的方แ式表现出来。“旗袍”是唯一的例外,多年之后服务员和酒店工作人员等重新流行穿着旗๱袍。

文化的决定性影响

亚洲新兴国家的人们不久前还在田间务农的事实,意味着过去已经在目前的生活里刻下了深深的印记,传统遗产仍然是当今追求现代性时代的一股极具生命力的力量。让我们从更加人性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ฐ观点。在韩国和中国台湾,绝大多数祖父祖母辈的民众——他们中几乎一半的人超过50่岁,4๒0多岁的也๣不少——大半辈子都在田间耕作。在中国,农村人口仍占50%ื,农村印记更为深刻:不仅绝大多数的祖父母将生命献给了黄土地,而且40岁的人大都在务农。正如人们所料想的那样,这种现状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แ式产生了深远的影响。例如,近34๒的台北居民认为自己是移民:每当邻近中ณ国的农历新า年,火车票必须提前๩数周预定,台湾中ณ山高速公路会持续堵塞数小时,因为大量的台北居民???要回南方过节。类似的现象在东亚较为常见。上海ร是一个拥有200่0万常住人口的大都市,另外每天还有进进出出寻找工作的300多万流动人口,其中就包括那些在街边摆摊卖水果和蔬菜的农民。上海ร与本地区的其他许多城市一样,背负着历史活在当下,现代性中ณ融合着传统,这与欧洲城市的经历很相似。所不同的是,东亚国家的变化如此之快,以致其今昔差别与19世纪的欧洲城市相比,更为明显和突出。

经济腾飞

由此可以得出中国人和欧洲人态度上的根本差别:在中国人视统一高于一切的时候,欧洲人更相信民族国家而非欧洲范围内的主权——尽管成立了欧盟。19世纪欧洲民族主义的兴起,导致古老帝国的分裂和众多新า型国家的建立,而中国并未发生类似的事情,甚至连丝毫可能发生的迹象都找不到,这些事实都体现出中国渴望统一的内在动力。中国能够致力于统一有三个方面的原因:国家和人民把统一作为优先考虑的根本事项;期望国家在确保统一的过程中ณ发挥核心作用;中国人强烈的身份认同感为统一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这并不是说中国的统一就是理所当然的:历史上大约一半的时间,它都处于不同程度的分裂ฐ状态。考虑到中国的幅员辽阔以及远远多于欧洲国家的多样性特征,我们不用对此大惊小怪。由于高度重视国家的统一,所以中国大体上逃脱了几百年来笼罩欧洲历史的内部战争,但是在四分五裂的时期,它往往要付出战争和饥荒的惨痛代价,尤其从1้9世纪中叶到20่世纪中叶,中国处于长期的分裂状态中ณ。国家频繁地出现分裂,加上由此带来的灾难性后果,有助于增强中国人对统一的向往,统一的传统来自春秋时期的孔子,由于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华大地饱经战乱之时,孔子深深意识到和谐的重要性。

辉煌ä的世纪

美国的崛起

欧洲的另一个独特特征,就是一连串ธ的欧洲内战。也许这种现象可部分地归结于外部威胁的相对缺少,它意味着主要的断层线发生在欧洲内部,而不是发生在欧洲与外部【包括殖民地社会】之ใ间。这些内战最初是由宗教冲突导致的,发端于1054年东部ຖ基督教与西部基督教之间的斗争,1้517年后,由于天主教与基督教之间划清了界限,使整个欧洲以南北轴线为中线分裂开来。持久的宗教冲突,使得神๰学和后来的意识形态方面的认识转变成强烈的理论学说。这种特征在欧洲最为显著,例如,几乎每一个重大的“主义แ”:自由主义、无政府主义แ、社会主义、共产主义、共和主义、君主主义、新教主义、法西斯ั主义,都最先源于欧洲。

认为1800年欧洲轻松地领先于中国和日຅本的观点,日益受到历史学家们的质疑。杉原薰【kaorusugiharaທ】提出,1้600年后的东亚并没有走向衰落,相反在后来300年的时间里,还出现了劳动密集型、以市๦场为基础的经济增长,被称做“东亚奇迹”——他称之为“勤劳革命”,这种经济成就完全可以与后来工业化进程中出现的“欧洲奇迹”相媲美。他指出,18๖68年明治维新以前,日本农业表现出很强的创น新能力,农作物的重大改良和生产力的大幅提高,为不断增长的人口提供了支持。正如亚当·斯ั密所说的,18世纪晚期,中国的市场显然比欧洲的更加先进和成熟。例如,中国粮食产量中ณ被远距离运输到市场上的比例远高于欧洲。中国市๦场在早期之所以能获得发展,一个关键原因在于土地可以贸易。中世纪的欧洲,农奴都被束缚在土地上,既不能离开也不能任意处置土地;而中国农民只要拥有足够的资金,就能ม够自由á合法地买卖土地及其农作物。

中东和北非820【5๓%】东亚和澳大拉西亚1220【8๖%】

在此,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如中国一样的陆地型扩张和英法等欧洲国家的海洋型扩张进行区分。欧洲殖民政策的影响力并没有中国那么大,它只是在澳大利亚和北美等地设置殖民点,还不能起到同化民族和文化的作用。另外,这种政策也只是在遥远的地方推行,所以对宗主国来说感受还是较为陌生。海洋扩张政策与中国所采取方式有着很大的不同,后者运用的是陆地扩张模式,它不但具有空间距离近的特点,而且还能对扩张地域施加上千年的影响。鉴于中国幅员辽阔,因此在某种程度上,它仍是一个帝国。

从天下大同到民族๣国家

在19世纪与欧洲发生冲突以前๩,中国的自我认知与民族国家标准仍有很大的出入。它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、中ณ央之国和“天下”。其他国家与中国不可同日຅而语,所以中国都不需要一个名字,它就是“中央之国”。中国纯粹是文明的光辉造就的一片土地,而不是像以色列或美国那样因上帝的青睐而生。理解

“中央之国”这一概念的最好方法就是查阅这个时期的地图:地图呈同心圆的状

态,而北京就是同心圆的中心,其核心成员是中国北方人。同心圆不断ษ地向外扩散,首先是汉族人,其次是近处的野蛮人,再次是远方的野蛮人、朝贡国。最外面就是一大片尚未开化的黑暗之地,即遥远的岛屿和大洲【见图7–1】。

图7–1古代中国的世界观

“五服”说最早ຉ见于公元前6世纪的《尚书·禹贡》,以五百里为一区划,由近及远分为甸服、侯服、绥服、要服、荒服。“五服”图是矩形的,印证了古代“天圆地方”的说法。

总之,中华帝国完全将自己置于全球秩序的中心。“中央之ใ国”观念并不像民族国家那ว样拥有一个统一的标准,它把中国看做一个不断向外延伸的世界,这个世界由被野蛮人环绕的单一“文明”组成,野蛮人距离中ณ心的远近则由其文化受汉文化影响的程度决定,越是远离华夏文明其作用就越小。作为“天下”,中华帝国拥有非常强大的权力,它位居世界之首,享有非同一般的地位。华夏文明是一个高层次的文明,它建立在价值观、道德和儒家思想之上,历朝历代深受其熏陶。“中央之国”观念的核心思想是大同,这也๣是中华帝国向外扩张的理论依据。

与民族๣国家不同的是,中华帝ຓ国并没有明确的疆ຆ界,它是一个模糊的区域。

随着这些扩大的区域远离华夏文明,其受汉文化影响的程度也在逐渐减少。因

此,世界的中心——中国并不需要名字,而“中央之国”的地位也毋庸置疑ທ。中国扩张的模式是一个征服加同化的过程,其意识形态合理性来自“提高野蛮国家的文明程度”。华夏文明对它周围的地区处于绝对支配地位:日຅本和朝鲜半岛使用的文字就是汉字演变而来的,并在治国方แ略和道德准则ท上广泛吸收了儒家思想的核心内容;越南的汉化程度较高,它在许多世纪内都在激烈抗争;最后,经历了长期的汉化之后,才有了今天的中国。在这个过程之中ณ,武力当然是不可或缺的,但我们也不能否认中国式思维和行事方แ式的巨大影响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