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当中国统治世界

关灯
护眼
第26章 第二部分7(1 / 1)
主要在于西,主要的输家是西方世界那ว些非熟练和半熟练的工人,他们在与中国的竞争中失去工作。因此,他们的不满并没有引起赢家的重视,跨国公司依然把中国作为廉价的生产基地,众多消เ费者依然从中ณ国价格中受益匪浅。随着中国迅速升级自己的价值链,只有当它开始进入生产领域,中国升级其技术能力的速度有多快,这一过程进行得越快。中国的价值链已经开始以某些方式升级,比如意大利普拉托市和科摩市的纺织品,其设计都仿照中国。但是,并对熟练的体力劳动者和越来越多,

迄今为止:“政治算术”才能发,“政治算术”就越有可能改变,保护主义壁垒也越有可能建立;这一过程进行得越慢,贸易摩擦就越有可能被控制,

2๐00

图5–7๕。第一种情况发生的可能性似乎比第二种情况要大。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เ缓解,国家必须有能ม力为其新的社ุ会保障方案适当地拨款,以便给数以千万计的下岗工人提供培训、医疗和住房等方面的保障,这些工人原先所在的国有企业几乎承担雇员所有的社会需求。其中教育和医疗问题特别严重,过去十年里一直遭受非常严重的公共投资不足,引起群众的深深忧虑和极大不满。政府非常重视这些问题,200่8年的教育支出与200่7年相比上升了45%。在毛泽东时代,医疗支出几乎全由国家负担:而现在这个数字是16%左ุ右,远远低于美国约44%和西欧超过70%的水平。因此,很多人看不起病。2๐009年4月,政府宣布进行大规模医疗改革,其中包括实现为ฦ90%的人提供基本医疗保险的近期目标。尽管大多数中国人【特别是城市人口】的生活水平已经获得极大提高,但由于缺乏社ุ会保障和公共福利ำ的支持,他们都感到生活缺乏保障,所以有着强烈的储蓄动机。

日本

第5、中国:超级经济大国

王:全球化是西方化,但它应该是一个双向的过程:我们接受西方的思想,同时西方国家的人们也应该尝试着理解甚至接受我们的一些观点。现在的情形完全不是那样的:仅仅是我们在接受西方的观念,反过来却并不如此。这就是问题๤所在。因此,我们失去了自身文化中的很多东西,这不禁令人忧心。现在我们都很害怕失去自己的文化。我们接受西方观念,不是因为它们对我们有好处,而是由于它们的新颖性。它们对于我们来说是全新的,所以我们接受它们。但是总体来看,我并不认为ฦ它们对我们有益。可能再过20年,就该是我们放弃它们的时候了。

极具特色的东亚政治,深深扎根于历史之中,但它们是否会随着现代化的进程而弱化呢?某种程度上,它们正在变得愈发强劲。总之,随着反殖民主义แ意识形态的削๦弱,人们逐渐回归到更为传统的家族๣观念中。而且,虽然家庭这个组织本身正在发生变化——在中国,由男性或家长统治整个家庭的风气远远少于以前——但是它与西方的家庭仍然存在极大的不同,这一点尤其表现在价值观和态度方面:事实上,在亚洲所有的组织单位或结构中,家庭习俗的变化最为缓慢。正是这种深厚的力量,有助于塑造亚洲政治的特殊性,无຀法设想这些社会正不知不觉地失去它们的政治特色。

日本长期以来,一直谋求将自身与东亚的其他种族,尤其是与中国人区分开来。在漫画和动画片中ณ,日本人把自己描画为高度西方化的形象——大眼睛,有时是蓝ณ色或金黄色的头发,再配上白皮肤。总体上肤色比中国人浅淡,他们喜欢视自己为白种人,而绝非中国和韩国那样的黄色人种。无论在日本还是中国,黑色都具有高度消极的含义。美玲说:“在我负责编辑的化妆目录上,他们都不喜欢看到黑皮肤,唯独对白色情有独钟。”美国顶尖电影制片厂的一名高级主管告诉我,好莱坞电å影或美剧ຕ几乎不需要黑人影星。放眼日本或中国的电å视和电影,最受欢迎的长相属于带有西方特点的日本人或中国人。成龙就是一个ฐ很好的例子。对于日຅本妇女来说,白人男友享有很高的地位,而黑色或棕色皮肤的男友是无法获得同样的礼遇的,后者往往很难进入她们的视野,要让她们选择黑人男友,那需要莫大的勇气。

中国的经历与日本略有不同,但却都朝着极其相似的方向发展。千百年来,中国的服装都与社会阶层深深地联系在一起——是社ุ会阶层极为重要和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。比方แ说,只有皇帝才能穿明黄色的衣服,皇子或王爷只能选用金黄或蓝黑色。正如瓦莱丽·斯蒂尔【valeriesteel】和约翰·s·梅杰【johnsmajor】写道:“在古代中国,???何着装,事关重大。服装ณ为权力增添了一道神๰奇的光环,皇帝借此来统治整个国家。另外,服装还有助于区分文明与野蛮,男人与女人,高层与基层,适当与不当。简言之,它是一个致力于等级制度、和谐共融和自我控制的社会用以维持秩序的工具。”

毫无疑问,这种观点并不符合现代华人社会:传统观念,如我们之前提到的对祖先的崇拜和祈求神灵赐福的现象,依然是多数中国人思想和行为中不可分割的组成部分。

这种从农村到城市,从农耕到工厂的转变,体现出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要素转换。人们原本在古老的黄土地上年复一年、世世代代地劳作,生活平静如水,几乎ๆ没有涟漪,工业化如同一颗被扔进水里的石子,从此为人们生活的喧嚣转型揭开了序幕。在工业化的情形下,不确定性代替了可预见性,人们再也看不清未来,更无法在过去的基础上对其做出预测,在这里,人们必须向前看,再也不能一味回顾。虽然在19世纪和20世纪上半叶,追求现代化作为ฦ一种日益增多现象仍只局限于世界ศ少数地区,但是到21世纪初ม叶,这种转变已经在许多东亚国家出现,并且它发生的速度远比欧洲和北美早期的更为迅猛。对于东亚国家的现代性来说,这种变化的相对速度包含两个重要寓意,从而将它们与欧洲和北美的现代性区分开来。

“中ณ国作为一个民族国家,是在共产党的领导下,以马克思主义แ为指导建立起来的。然而,与共产主义的普遍原则ท相比,它与中国民族主义,与中华民族的重创น辉煌,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更为相关。”

从这段中国历史上最痛苦的时期,人们可以总结出两个ฐ至关重要的问题:为什么中国从来都没有解体呢?尽管发生了这一切,为ฦ什么至少从长期来看,西方和日本占领对中国的影响还是相对有限呢?

欧洲和中国之间最显著的差异,不是它们对各自工业化进程时机的把握,

【183๑9~1842年】,凭借大炮让中国的南方城市屈服。在《南京条约》中,清政府被迫割让香港岛,而且还首次开放了5个ฐ通商口岸并支付大量赔款。中国“屈辱的世纪”从此开始。

尽管直到20世纪30年代,意大利仍然设法霸占着阿比西尼亚,但是欧洲列强殖民势力最强劲时期可能是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以前。那ว时,美国已经开始作为欧洲列ต强的继任者出现在世界舞台上,不仅拥有强大的经济实力,而且文化与意识形态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。不过,这种崛起产生的所有影响,仍然被其孤立主义和对欧洲的偏爱遮掩。1850~1930年欧洲向美国的大规模移民,190่0年时已占到欧洲总人口的12%,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。随着帝国的迅速瓦解和急剧崩溃,以及印度次大陆、印度尼西亚、非洲大部分地区、中ณ国和马来西亚的相继独立,1945年以后的欧洲明显地走向衰落。民族๣国家的数量猛增了3倍。如同19世纪所发生的那样,世界地图再次被重新描绘,但是这次是以更快的速度向相反的方向转变。这些国家的独立导致了许多新的可能性,尽管事实证明这些可能性是极其分散和不对等的。前面引用的经济增长数据显示,印度的情况有所改变,但是经历奴役和殖民主义之后,非洲的整体实力大大削๦弱。据估计,由于强行贩卖和自然死亡,非洲人口在奴隶制下减少了一半。相比之下,东亚遭受殖民主义侵害的程度远低于非洲,所以处于相对有利的境况。考虑到เ1950่年以后前殖民地出现了如此巨大的经济变革,很明显在”二战”后的头20年,西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大低估了非殖民地化和国家自由化的意义。可以说,这是20世纪头等重要的大事,它为ฦ绝大多数人变成21世纪竞技场的核心球员创造了条件。正如亚当·斯密关于欧洲人发现美洲和所谓的东印度群岛的预见性言论:

虽然人们普遍认为,要实现现代化,就必须经历一个从农业社会发展为工业社会,然后再过渡到服务业社会的转型过程,但是我们找到了欧洲例外论的另一个ฐ例子。欧洲国家【共16个】——英国、比利时和德国依次处于领先地位,它们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经历过特殊发展阶段的国家,该阶段的主要特点是工业就业人数多于农业人口和服务业就业人口。1้911年,英国的工业就业人数达到เ了顶峰,占当时总劳动人口的522%,相比之下,美国1967๕年高峰期时的工业就业人数所占比例为35๓8%,日本197๕3年达到了371%。工业社会让现代欧洲具有了很多最鲜明的特征,尤其是阶级冲突的集中性和工会的重要性。从全球范围来看,在就业方面出现了一条与欧洲不同但更为常见的道路,即不经过工业阶段,直接从农业社会转变为服务业社会,目前美国、加拿大、日຅本和韩国走的就是这条道路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