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当中国统治世界

关灯
护眼
第7章 第一部分1(1 / 1)
整个东亚地区都处于以中国为核æ,单从文明国家、民族、朝贡体系和统一性这四个方面来看,显然中国历史极为独特,

再次。任何一个国家,都习惯于凭经验去看待世界,如果中ณ国崛起为ฦ世界最强国,她就会试图按照自己的价值观和喜好去塑造世界。因此,直到1้00多年前,所谓朝贡,中ณ国的政治和文未来给世界带来的影响,将可与2๐0世纪的美国媲美,甚至有可能ม会超越美国。完全不,认为中国对,

且不论我将在书๰中讨论的其他观点。实,是指邻国通过向中央王国【即中国】缴纳贡品,来表达对中国文化优越性和强大国力的敬意,以换取中ณ国的仁爱和保护。众所周知,那么,被威斯特伐利亚民族๣国家体系【westphaliannation-statesystem】取代。朝&#x,朝贡体系还有可能在该地区再生吗?一如从前那样,中国???旧是该地区经济实力最强的国家。欧洲很久以前就远离了东亚地区,美国在该地区的地位也正在逐步削弱。不要理所当然地认为遍布于该地区的洲际体系将继续沿袭威แ斯特伐利亚的版本。如果说随着中国的崛起,我们正在进入一个ฐ不同于以往的世界,那么从新生中国的角度来看,东亚已经处于被重新构筑的过程中。我将在第8章思考朝贡国家体系过去和未来的本质。

2025年的世界

世纪之交的时刻,过去2๐0多年来持续下滑的商品价格终于开始回升,这正是发展中ณ国家【尤其是中国】的经济增长带来的结果,直到遭遇全球经济衰退,这一趋势才得以逆转,至少从短期来看确实如此。与此同时,东亚经济体在经济领域的出色表现,给它们带来巨额贸易盈余,也使其外汇储备急剧膨胀。这些国家把部ຖ分外汇储备投资于主权财富基金,尤其中国和新加坡,旨在获得较高的投资回报。大宗商品生产国,尤其是那些盛产石油的中ณ东国家,也从它们的巨额收入中拿出一部ຖ分,投资于类似的基金。由此,主ว权财富基金获得了强大的资金优势,它们手中ณ掌握的资源,显然正是西方金融机构所缺乏的。200่8年9月,华尔街几家金融巨头的倒闭,加剧ຕ了世界经济重心从西方国家向发展中国家的转移态势。一些资金受困的金融大亨转而向主权财富基金寻求支持,同时美国政府极力挽救住房抵押贷款巨头房地美和房利美,部分也是为ฦ了消除中国等国家的疑虑,因为这些国家向房地美和房利美投入了巨เ额资金。如果投资国撤资,美元必然会大幅贬值。金融危机生动地体现出东亚国家与美国之间的不同,前者资金富足、多年盈余,而后者资金短缺、数年赤字。

在更大范围内积极参与全球事务,主动提供全球性公共产品,这是中国在国际上的最大软实力。积极推动全球贸易自由化、投资自由化和服务业便利化,利ำ用国际机制ๆ妥善解决经贸摩擦;积极推动国际金融体制改革,为ฦ稳定全球经济做出贡献;积极参与全球气候变化行动,主动减排温室气体;积极支持联合国维和行动,推动地区安全合作,解决共同安全问题;为推动建设“和谐亚洲、和谐世界”的长远战略๓性目标,力所能ม及提供更多地区性和全球性公共产品,对人类和平与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。

从战略高度统筹国内、国际两个大局。这包括:充分利用国际国内有利条件,将国际的有利条件转化为国内的有利ำ条件,还要将国内的有利ำ条件转化为国际的有利条件;充分利ำ用国际国内两种资源,利用国内具有比较优势的资源【人力资源、充裕的自然资源】,获取更多的我国所紧缺的国际战略性自然资源和知识资源;不断开拓国际国内两个市场,继续积极实行“引进来”的投资自由化战略๓,保持发展中国家吸引外国直接投资最大的纪录;利用我国巨大的国内市场来吸引更多的国际资本和国际技术,利用我国的优势,鼓励国内企业“走出去”,进行海外投资,进一步扩大海外市场和海外收益。

18世纪晚期,随着现代性的到来,一种完全不同的观点开始深入人心。现在的生活已不同于以往,未来也๣会更加丰ถ富多彩。改变成为历史范式中ณ的变量,它获得了一种全新的权力和承诺,并被作为开创一个前所未有的未来的手段。进步、变化、现代化、原因、启示、发展和解放等一系列新词和概ฐ念,成为“现代性”内在价值观的代名词。这种态度同诸如传统、习俗、遗产、经验、保守等陈旧的思维方式之间出现了越来越多的冲突,现代性—传统的划分,变成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原则。

现代性的来临不是一个ฐ历史阶段,不是某个国王的统治,或者某个ฐ朝代,再或者一场战争,或者工业革命。它的起始时间不是某个ฐ具体时间点而是某段时期;它似乎并没有确切的终点而更像是一个永不停歇的过程。工业化标志着现代性的到来和传播,现代性更像一个ฐ不断扩展的天地万物,坚持不懈地向前推进。

戈兰·瑟伯恩【grantherbຘorn】认为,现代性标志着面向未来的新纪元的到เ来。克里斯托弗·贝利【cນhristopherBayly】则认为,现代性是一个ฐ不断ษ发展、无穷无尽的过程,“从18世纪末叶开始,一直延续到今天”。如果现代性在英国工业革命时期还是一个新颖的事物,那ว么现在它已经变成了引人注目的万能故事,横扫了前方的一切障碍,以其“新颖”魔力般地激发大众的想象力,影响遍布从北美到欧洲、从中国到เ日本的诸多地区。现代社会诸多冲突无非都是“激进”与“保守”或“传统主ว义”之间的矛盾,这些冲突的程度凸显了现代性与社会血液的融合度。

对于现代性来说,其决定性时刻仍然是经济腾飞和工业化的来临。在这一时刻,新的思维方式——定位于变化和不确定性,认为未来将不同于过去,从影响小部分精英扩展到改变全人类的心态。经济活动的重心从田地转移到工厂,人类居住的中心从乡村转移到城市。人类生活的各方面都逐步发生了转变:生活标准、家庭结构、工作条件、知识技能、自组织、政治倾向、与自然环境的关系、时间观念以及对人类存在的看法。如同现代性本身,工业革命作为现代性的主要驱动力,引发了一场经久ื不衰的经济变革。

即使有人能将欧洲的现代起源追溯至16世纪,其变革的决定性时刻也毫无疑ທ问地发生在19๗世纪,当时工业化进程横扫所有的西北欧国家,欧洲国家的经济实力大为提升,现代意义上的民族国家诞生,实际上整个世界ศ都被带入了一个ฐ由欧洲主导的全球体系中。所有这些趋势的融合,标志着人类组织发生了质变。从那时起,现代性的影响力开始遍及全球,人们追求现代性的欲望变得一发不可收拾,并认为自己是现代的——从服饰和命名方แ式,到怀表、雨伞等个人物??——这种现象不仅发生在欧洲和北美,甚至连亚洲和非洲国家的精英群体也๣深受影响,当然,普通民众所受影响不大【日本除外】。

从那时到现在,现代性进程的速度一直在加快。依照过去的标准,17๕80~1840年的英国工业革命,速度已经相当惊人;但是对比后来的例子尤其是亚洲四小龙的发展速度来评价的话,它其实极其缓慢。相继发生的每一次经济腾飞,其速度都是越来越快,伴随着现代性进程的城市化过程和农业就业机会的急剧减少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。尽管在人们关于后现代性的争论中,欧洲表达了自己对于现代性的疑虑,但是从全球视角来看,现代性进程是毋庸置疑的——因为它席卷了整个亚洲大陆,那是世界上60%ื人口的家园——对现代性的看似永无止境的追求,仍然是我们当今时代的支配力量,实际上,这种追求远比以往任何时候都要强烈。与维多利亚时代的英国相比,欧洲对未来的信心和信念可能不那么明朗,但是美国却依然在慌忙地致力于探索进步和未来,如果有人想了解“拥抱未来”在实践中ณ的真意,那么最好的地方莫过于中国。

欧洲是现代性的诞生地。1้750年之ใ后的两个ฐ多世纪里,欧洲现代性的触角已延伸到世界ศ各地,它的思想、体制、价值观、宗教、语言、意识形态、习俗和军队,给世界其他地区留下了不可磨灭的印记。现代性和欧洲是不可分割的,彼此已经融为ฦ一体,难以想象没有对方的情形:它们似乎是一对同义词。然而,尽管现代性孕育于欧洲,却没有沾染上欧洲的内在特性:除了在这里诞生,它同欧洲以及欧洲文化之ใ间,并没有什么เ特别的联系。过去半个世纪中,随着现代性在东亚国家的扎根,它吸取了欧洲现代性【确切地说应该是西方现代性】的经验。然而,东亚现代性并非欧洲现代性的简单翻版,它极具特色,其体制、习俗、价值观和意识形态,都是根植于自己的历史和文化。在第一部分,我将探讨现代性是如何与欧洲【广泛地说是西方】建立起不可磨灭的联系,而东亚国家又正在如何突破这种联系。

第1、西方的兴起

美国成功地创建了一种世界体系,它是当之无愧的霸权国,同时也秉持开放和包容的态度,前苏联解体之后,这种体系发展得愈加成熟,中国也逐步参与了进来。

认为1800年欧洲轻松地领先于中国和日本的观点,日຅益受到历史学家们的质疑。杉原薰【kaທorusugihara】提出,1้6๔00年后的东亚并没有走向衰落,相反在后来3๑00่年的时间里,还出现了劳动密集型、以市场为基础的经济增长,被称做“东亚奇迹”——他称之ใ为“勤劳革命”,这种经济成就完全可以与后来工ื业化进程中出现的“欧洲奇迹”相媲美。他指出,18๖68年明治维新以前,日本农业表现出很强的创新า能力,农作物的重大改良和生产力的大幅提高,为不断增长的人口提供了支持。正如亚当·斯密所说的,18世纪晚期,中国的市场显然比欧洲的更加先进和成熟。例如,中国粮食产量中被远距离运输到市场上的比例远高于欧洲。中ณ国市场在早期之所以能ม获得发展,一个ฐ关键原因在于土地可以贸易。中世纪的欧洲,农奴都被束缚在土地上,既不能离开也不能任意处置土地;而中国农民只要拥有足够的资金,就能够自由á合法地买卖土地及其农作物。

18๖0่0年,中国城市๦化的程度至少与欧洲旗鼓相当,据估测,18世纪的日຅本,约有22%的人口生活在城市,而西欧为10%~1้5%。1800่年之前,无论从资本存量还是经济机构的角度来看,西欧都未享有超过中ณ国和日本的绝对优势,当时许多中国公司都是股份制的。即使在技术水平方面,欧洲和中国看似差不多,但是在灌溉、纺织织造、染色工艺、医药和瓷器制造等领域,欧洲还是落后于中国。中国很久以前就使用纺织机器,它们与多轴纺织机和飞梭只存在细微差别ี,而后者曾为英国以纺织业为ฦ首的工业革命提供过源源动力。中ณ国很早就对蒸汽机不陌生,而且还创造出类似的各种类型的机器;只是与后来詹姆斯·瓦特的发明相比,这些机器是用活塞驱动飞轮而不是相反。但是有一点毋庸置疑ທ,英国的工业革命一开始,对资本密集型和能源密集型产业的投资就快速提升了生产力水平,创造出一系列技术、革新和增长,这也使得英国能在科学技术方面获得不断进步,并尽享领先于中国的优势。中国则正好相反,事实证明其“勤劳革命”并没有拉开工业革命的序幕。

1800年,在中国和西欧的一些中心地区,生活水平是大致相当的,可能日本略高一点,人均寿命和卡路里摄入量也基本相同。人均寿命是衡量繁荣程度的一项重要指标,除了最富裕的地区,欧洲大部分地区的人均寿命都到19世纪末才超过中国。保尔·贝罗什【paulBairoch】计算得出,1800年中ณ国的人均收入水平领先于西欧,亚洲作为一个整体落后于西欧,但超过了欧洲。当然,提起中ณ国和欧洲,我们必须牢记一点,这两ä个地方都聚集了难以计数的人口:1้820年,中国人口高达381亿,西欧人口达到133亿,欧洲总人口达到169亿。不同地区的经济发展水平和生活水平必然存在着很大的不同,互相形成了鲜ຒ明的对比。人们普遍认为18世纪末叶,中国最发达的地区,特别是长江三角洲,已๐或多或少与英国等西北欧最繁荣的国家处于同等发达水平。鉴于最发达地区在工ื业腾飞中所起的先导作用,需要对英国和长江三角洲做出具体的比较。

1800年时,西欧远没有取得遥遥领先于中国和日຅本的经济地位,事实上,当时经济水平并无多大差距。从这个角度来看,认为工ื业化是一个持续了几百年而非几十年的历史变化过程的产物,不禁令人怀疑。相反,在大多数情况下,工业化看上去更像是相对偶然的因素综合作用的结果。然而,这仍然遗漏了一个问题:1้800年左右,为什么是欧洲而非日本和中国,能够如此迅速地把财富聚积起来,然后在19๗世纪取得如此别人赞叹的成就呢?

在此,重要的并不是所谓的“唯一原因”,偶然因素า才是关键。1800年左右,包括中国和欧洲在内的旧ງ世界中人口最密集的地区,都发现保持人口增长是一件越来越困难的事情,根本问题在于,粮食、燃料和建筑都在竞相争夺日益稀少的土地和森林。对于中国来说,这是一个尤其严重的问题,因为中国的心脏地带位于黄河和长江之间,由á于土壤肥沃,该地区孕育了众多人口,但是由于资源的过度使用,这片土地日益枯竭,再加上新开垦的土地质量不高,所以问题日຅益突出。欧洲——具体地说是英国,之所以能够规避中国的问题๤,打破这种致命的土地限制,主要有两个原因。其一,英国发现了大量的煤炭资源,这有助于缓解木材日益短缺的困境,而且为工业革命提供了燃料。相比之下,中国的煤ศ炭资源主要蕴藏在距离人口中心区较远的地方,尤其是西北部,而非纺织工业集中地和长江下游流域。

其二,更为重要的是,新世界【newworld】殖民地,尤其是加勒比和中美洲地区,幅员辽阔,劳动力充足,食物和原材料é丰富:以曼彻斯特的早期经济增长为ฦ例,如果没有奴隶种植园大量便宜的棉花供应,这种增长是不可能实现的。如果英国没有从新世界ศ进口棉花,而是靠养羊来生产纺纱,那么需要广大的牧地【1815年约为ฦ365亿平方公里,1830年则超过了93亿平方แ公里】。总之,据估计183๑0年,为满足英国的进口需要,新า世界国家种植棉花、蔗糖和木材所需的土地面积,大约在1亿~12亿平方แ公里之间,这个甚至超过了英国所有耕地面积和牧场面积的数量总和。在这样的背景下,殖民地所发挥的作用提醒着大家,欧洲工业化绝非一个内源性过程。新世界ศ和在英国发现的大量的煤矿藏,移除了对土地日຅益增长的压力,消除了欧洲经济发展的瓶颈่。中国则没有这么เ好的运气。其结果是深远的,正如彭慕兰【kenhpomeraທnz】所说:“英格兰避免了变得像长江三角洲一样,二者看起来如此不同,以至于现在很难发现它们还有什么เ相同点。”

在关键时刻,新า世界殖民地为英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原材料,这纯属偶然,但是在过去的200่多年里,英国使新世界殖民化的方式却不是偶然的。殖民地也让欧洲在其他许多方面长期受益匪浅。对殖民地的争夺,欧洲内部的大大小小的战争,加上它们自身强大的经济实力,欧洲民族国家被磨炼成了名副其实的战斗ç机器。因而,19๗世纪,与世界其他地区相比,欧洲民族๣国家具有更雄厚的军事实力,其殖民扩张的野心日益膨胀。大规模的军事开支,不应该被低估。在海ร军上将纳尔逊【nelson】指挥的1805年特拉法尔加海战【theBaທttleoftrafalgar】中,皇家海军的胜利,付出的代价相当于5个亚伯拉罕·克劳利钢厂,英国工业革命的1个ฐ旗舰投资。殖民地贸易还为公司组织和融资系统的创น新提供了支持,以荷兰为例,它创设联合股份公司,便是为了这一目的。没有奴隶贸易和殖民统治,欧洲不可能ม取得这样的突破性成就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