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当中国统治世界

关灯
护眼
第22章 第二部分3(1 / 1)
不是因为它们对我们有好处,但是你们所说的全部都是关于中国特色的东西。

王:现在我们都很害怕失去自己,但它应该是一个双向的过程:我们接受西方的思想,同时西方国家的人们也๣应该尝试着理解甚至接受我们的一些观点。现在的情形完全不是那ว样的:仅仅是我们在接受西方的观念,我们接受西方观念。而是由于它们的新颖&#。因此,我们失去了自身文化中的很多东西,这不禁令人忧心。全球化是西方แ化。反过来却并不如此,

中国台湾

日本

你和张,这就是问题所在。它们对于我们来说是全新的,所以我们接受它们。但是总体来看,我并不认为ฦ它们对我们有益。

“在香港、台湾和,就该是我们放弃它们的时候了。可能再过20年,中国女孩都喜欢美白护肤品。她们认为ฦ白色是美丽的。人们都怀揣与西方有关的梦想。对于蜜丝佛陀、兰蔻和其他护肤品牌来说,每个季节的肤色都是一样的,即白色,非常单调和乏味。我们尝试不同的季节为她们打造不同的肤色,但是她们只要白色。亚洲人喜欢白皮肤。70่多年过去了,白色始终是人们的一贯选择。因为中国人的脸型——小巧的鼻子、高高的颧๹骨、窄长的眼睛,比起西方女性,皮肤的颜色对于她们来说显得更为重要。”

日本长期以来,一直谋求将自身与东亚的其他种族,尤其是与中国人区分开来。在漫画和动画片中,日本人把自己描画为高度西方化的形象——大眼睛,有时是蓝色或金黄色的头发,再配上白皮肤。总体上肤色比中国人浅淡,他们喜欢视自己为白种人,而绝非中国和韩国那ว样的黄色人种。无຀论在日本还是中国,黑色都具有高度消极的含义。美玲说:“在我负责编辑的化妆目录上,他们都不喜欢看到黑皮肤,唯独对白色情有独钟。”美国顶尖电影制片厂的一名高级主管告诉我,好莱坞电影或美剧几乎不需要黑人影星。放眼日຅本或中国的电视和电影,最受欢迎的长相属于带有西方特点的日本人或中国人。成龙就是一个很好的例子。对于日本妇女来说,白人男友享有很高的地位,而黑色或棕色皮肤的男友是无法获得同样的礼遇的,后者往往很难进入她们的视野,要让她们选择黑人男友,那需要莫大的勇气。

“这种看法,当然不会随着现代化的发展而完全消失。关于命运和宇宙的神奇概念和构想,仍然在人们的脑แ海中占有一席之地,但是大多数情况下,它们是作为一种迷信而继续存在,人们对之半信半疑。”

毫无疑问,这种观点并不符合现代华人社会:传统观念,如我们之ใ前提到的对祖先的崇拜和祈求神灵赐福的现象,依然是多数中国人思想和行为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ຖ分。

因此,共产党传统和王朝历史之间存在很强大的连续性。新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ฐ重要组成部分,只有在这样的背景下才能更好地理解它。王赓武的观点相当明确,他认为新共产主义国家是“对旧皇朝帝国的取代”,并且“毛泽东有效地恢复了关于领导人魅力的观念”。国际关系专家赵穗生提出了与此类似但略有不同的论断:

“中国作为ฦ一个民族国家,是在共产党的领导下,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导建立起来的。然而,与共产主ว义的普遍原则相比,它与中国民族主义,与中华民族的重创น辉煌,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更为相关。”

中ณ国人眼中的“国家”

欧洲和中国之间最显著的差异,不是它们对各自工业化进程时机的把握,

欧洲的崛起改变了其他人的游戏规则,但它带来的影响也并非完全消เ极:重要的是,欧洲的经历证明了工业化进程中ณ可能出现的情况,世界也๣由此面临着现代化的必然选择。虽然列强们将殖民地看成是满足其需求的仆人,而且绝不允许它们与主人竞争,但是这些殖民地也从主人那里获得了很多后来发展所需的基本条件。英语成为印度的通用语言,台湾地区延续了日本的教育体制,上海等通商口岸城市居民学会了西方的商业模式。但是,正如早期的经济表现以及绝大多数殖民地对外来统治的敌意所体现的,殖民主义的影响主要是负面的;而且在某些情况下,尤其在非洲国家,其影响几乎完全是消极的。一个特例是澳大利亚、加拿大和新า西兰等白人殖民地:因为民族和种族๣原因,它们受到了完全不一样的待遇,所以最终获得了极其繁荣和兴旺的发展。

尽管直到20世纪30年代,意大利仍然设法霸占着阿比西尼亚,但是欧洲列强殖民势力最强劲时期可能是在第一次世界大战以前。那时,美国已经开始作为欧洲列强的继任者出现在世界舞台上,不仅拥有强大的经济实力,而且文化与意识形态的影响力也日益增强。不过,这种崛起产生的所有影响,仍然被其孤立主ว义和对欧洲的偏爱遮掩。1้850~1930่年欧洲向美国的大规模移民,190่0年时已占到欧洲总人口的12%,有力地证明了这一点。随着帝国的迅速瓦解和急剧崩溃,以及印度次大陆、印度尼西亚、非洲大部分地区、中国和马来西亚的相继独立,1945๓年以后的欧洲明显地走向衰落。民族๣国家的数量猛增了3倍。如同19๗世纪所发生的那样,世界地图再次被重新描绘,但是这次是以更快的速度向相反的方向转变。这些国家的独立导致了许多新า的可能性,尽管事实证明这些可能性是极其分散和不对等的。前面引用的经济增长数据显示,印度的情况有所改变,但是经历奴役和殖民主义之后,非洲的整体实力大大削๦弱。据估计,由于强行贩卖和自然死亡,非洲人口在奴隶制下减少了一半。相比之下,东亚遭受殖民主义侵害的程度远低于非洲,所以处于相对有利的境况。考虑到1950年以后前殖民地出现了如此巨大的经济变革,很明显在”二战”后的头2๐0年,西方国家尤其是欧洲大大低估了非殖民地化和国家自由化的意义。可以说,这是20世纪头等重要的大事,它为绝大多数人变成21世纪竞技场的核心球员创造了条件。正如亚当·斯密关于欧洲人发现美洲和所谓的东印度群岛的预见性言论:

欧洲是现代性的诞生地。1้7๕50年之后的两个ฐ多世纪里,欧洲现代性的触角已延伸到世界各地,它的思想、体制、价值观、宗教、语言、意识形态、习俗和军队,给世界其他地区留下了不可磨灭的印记。现代性和欧洲是不可分割的,彼此已经融为ฦ一体,难以想象没有对方的情形:它们似乎是一对同义词。然而,尽管现代性孕育于欧洲,却没有沾染上欧洲的内在特性:除了在这里诞生,它同欧洲以及欧洲文化之间,并没有什么特别的联系。过去半个世纪中,随着现代性在东亚国家的扎根,它吸取了欧洲现代性【确切地说应该是西方现代性】的经验。然而,东亚现代性并非欧洲现代性的简单翻版,它极具特色,其体制、习俗、价值观和意识形态,都是根植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。在第一部分,我将探讨现代性是如何与欧洲【广泛地说是西方】建立起不可磨灭的联系,而东亚国家又正在如何突破这种联系。

第1、西方的兴起

在未来,我非常期望中国能ม够避免变得傲慢,这种傲慢源于一种天生的优越感,几乎每一个拥有全球主导地位的大国都会有这种心态。我认为,中国将来不会实行西方国家多个世纪以来惯行的扩张主义军事政策:在中国历史上几乎没有这方面的先例,即使中国有能力和机会。但中国有一个悠久ื的传统思想,那就是认为ฦ自己要比其他国家优越——不论是从人种上还是从文化上。这种心态在中国获得全球主导地位时将会大大增强。我认为,这种态度还是要不得的,但所有这些还有待在未来去检验。我个ฐ人希望谦逊与自我约束能成为中国崛起后的训诫之词。

5

11้400俄罗斯

8400่阿曼

4

39๗00刚果

3

3600่也门

2๐

3400赤道几内亚

1

3๑100委内瑞拉

0198619๗901995200020่06【年】占进口总量的比例01้002๐00่30040050่0【%,2006๔年】

图5–5中国对石油进口的日益依赖

1月至8月。

1้月至9月。

因此,为了获得经济增长所需的大量原材料,中国正变得越来越依赖世界ศ其他地区。它已经是世界上最大的铜金属进口国、铁矿石的第二大进口国和铝的第三大进口国。它吸收了将近全世界1้3的煤炭、钢๐铁和棉花的供应,还有近12的水泥。目前,它是世界第二大能ม源消费国,其中近70%源于燃煤,仅次于美国。20่05年,中国消耗的煤炭超过了美国、印度和俄罗斯的总和。2004年,在整个ฐ世界对石油的需求增加总量中,中国占了差不多40%。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以8%左右的年增长率递增,203๑1年其人均收入将达到美国目前的水平,那时它将消เ耗相当于当前世界粮食产量的23,纸张的消费也将在目前世界产量的基础上再翻一番。如果其人均汽车拥有量达到与今天的美国同样的水平,它将拥有1้1亿辆汽车,而目前全球汽车总数也不过8亿辆;届时,它将每天消耗9900万桶石油,这与2006年每天840่0桶的全球石油总产量形成强烈的对比。毫无疑问,从世界现有的资源来看,这种需求是难以持续下去的,更不用提它可能对全球环境产生的可怕影响了。

环境的两难困境

通过全球市๦场,目前世界各地都在经历中国的巨大矛盾——即人力资源的极其丰富和自然资源的极其稀缺——所带来的影响。劳动力过剩,意味着在制成品价格大幅下降的同时,中国所需原料产品的价格急剧上升,直到发生次贷危机,这种情况才有所改变。这些现象结合在一起,构成了所谓的中国时代全球范式。到目前为止,从中国经济增长中ณ获益最多的,是消费品实际价格不断下降的发达国家,以及那些主要生产初ม级产品的国家。当前的全球衰退,见证了商品价格的急剧下滑,但是我们没有理由不相信:受中国和印度这两ä个大国的需求的驱使,一旦ຆ目前恶劣的经济条件得到改善,它们肯定还会再次上升。国际能ม源机构预测,世界ศ经济形势一恢复,石油价格将会重新弹回每桶100美元以上,到203๑0年时会增长为每桶200美元。商品价格的重新上涨将会日益提高目前资源密集型增长模式的成本,并且最终必定无比高昂。因此,从长远来看,中国不可能遵照ั美国的资源密集型的发展模式;而且,就算中国遵照这样的发展模式,其生活标准想要达到เ美国现在的标准,也需要很长一段时间。很明显,中国已经决定走一条能ม源密集度较小的增长路径。

但是,中国将会发现,改变方向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情。由于人口众多,与大多数国家相比,中ณ国的人均自然资源尤其可耕地面积和水资源都是极度贫乏的,数百年来,它对自然环境一直奉行高度采掘的态度。比如,中国的人均占水量只有美国的15๓。此外,中国南方相对湿润,而养育了全国近一半人口的北方家园,是一片广袤的干旱地带,正面临ภ着变成沙漠的危险。从明朝的大运河到目前的三峡大坝,中国政府长期以来都秉持一种观点,即认为环境是某种可以被操纵并服从于人类最终目的的东西。不过在一些大城市,人们的环保意识正在迅速增强。而且,往往一个社会越贫穷,它就越是优先重视物质的变化,为实现这一目的,甚至不惜牺牲几乎所有其他因素,其中包括环境。富裕的社会确实比贫穷的社会更容易优先考虑环境,而中国仍然是一个相对贫穷的社会。

到20่15年,中国将达到大多数西方แ国家在19๗60年就已๐经实现的水平,然而后者,或者??๣?靠本国的自然资源,或者依靠其殖民地【过去和现在的】,才能够在不受环境限制的情况下,奢侈地享受增长给国家带来的巨เ大财富。用欧洲人的话来形容,中国仅用了30多年的时间,就从18๖世纪一路狂奔到21้世纪,在这一过程中,环境扮演了重要的角色,绝不只是跑跑龙套。其结果是,两个世纪的巨大生态赤字都被压缩到这几十年中:日益严å重的水资源短缺,超过34的河流无法为人们提供饮用水或可供捕鱼,3亿人无法获得干净的饮用水,疯狂的森林砍伐,占有世界ศ上20个最严重污染城市๦中的16个,整个ฐ国家13的土地都受到酸雨的影响,14的土地都已荒漠化,5๓8%的土地归属于干旱或半干旱类型。

然而,尽管中国仍然很穷,但在它有朝一日跻身富国行列之前,它必须为解决两个重要环境问题๤而做出选择。不管是否愿意,首先,迫于成本压力,它将不得不转向资源密集型程度更低的技术。随着石油价格的急剧飙升,中国已开始设法限制其石油消费量,例如,对“油老虎”【耗油量极大的汽车】课以重税,并鼓励发展汽车的可替代性技术:在中国的环保领袖城市——上海,私车牌照费已达36๔2๐31元。中国经济学家余永定确信中ณ国政府将采取行动:“10亿中国人民都能驾驶高耗能的运动型多功能汽车,这顶多只是一个幻想。相信我,中国没有那么愚蠢。中国已经而且还将继续减少对石油进口的依赖。”其次,另一个不可抵制的环境挑战是全球气候变暖,在适当的时候,这将迫使中国设法限制ๆ二氧化碳的排量,也๣迟早会促使其他国家寻找经济增长的替代形式。与印度一样,中国一直不太接受它应该与富裕国家承担同样的环保责任的观点,理由是后者将温室气体排入大气层的时间更长,因此对全球变暖负有更大的责任,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。另外,中国能源消费的主要贡献者,并不是需求极少的国内消费者,而是出口贸易。实际上,40%的中国能源都用于生产出口到เ西方市场的产品上:换言之,实际上西方国家向中国出口了本国的部分温室气体排放量。发展中世界对全球变暖所作的“历史贡献”微乎其微,这在给予它们免责条款的《京都议定书》中已经是公认的,但美国和澳大利ำ亚拒绝签字,使协议基本上处于无效的状态。

然而2007๕年,由于中国取代美国成为ฦ世界上最大的二氧化碳排放者【尽管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仍然是美国的17,见图5–6】,所以中ณ国和印度这样的国家也๣不大可能继续排除在未来的任何协议之外了,尤其是全球变暖的影响。荒漠化的加速、农业产量的减少、降雨类型的改变、发生风暴和干旱的概率的增加,这些在中国表现得比以往任何时候都更为严重。在中国,能源利ำ用通常给环境造成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【中国为60%,相比之下,美国为23%,法国仅为5%】,因为它主要依靠煤,比起石油和天然气,烧煤会产生更多高碳排放物。中国领导人已经接受了关于全球气候变暖的科学论据,无论是领ๆ导讲话还是日益增加的新环境法规,都体现出他们对这个问题的高度重视。实际上,在可再生能源、清洁生产、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控制ๆ等方面,中国已经出台一些世界上最先进的法律。此外,中国政府仍然将快速的经济增长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,坚决抵制由á于环境因素而贬损经济增长重要性的想法,但是,在中国最高领导

二氧化碳排放量【百万吨】

76

54321้0

【年】

图5–6二氧化碳排放量的比较

层中,环境问题的紧迫性已成为一种共识。胡鞍钢提出,中国迫切需要一种绿色发展战略๓,而不是依赖陈旧过时的资源密集型模式【见图5–7】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