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当中国统治世界

关灯
护眼
第36章 第二部分17(1 / 1)
这种观点是对中国的蔑视,每个英国人都在怀疑这颗东方แ明珠是否会像昔日那ว样继续散发出耀眼的光芒;而且,不过它们的地位在西方面前又低得多。按照这个观点,中国的发展由它向其他国家和地区学习的程度决定,知识流动的方向永远是从海外向国内流动,而非从国内向海外流动。不过这一说法的确反映了实情:

实际上。它把中国看做一个真空管,中国香港与新加坡所扮演的角色和发挥的作用还有待进一步证实。相对于这些小国和地区,日຅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地区的作用则大一些,这些人大多都认为中国大陆的未来将。地区,

【%】100

支持率良好

世界上存在各种文化,因而种族主义之间就注定有着千差万别。值得一提的是,白种人的种族๣主义对现代社会的影响要比其他种族๣深远得多、严重得多。这多半是在过去两个ฐ世纪白种人拥有更多优越性造成的,所以它的影响范围和偏见非常大,而此类情况均源于殖民主义。但是,白种人的特殊情况并不代表其他种族就能逃脱种族๣主义的怪圈。

虽然在东亚地区人们可能并没有认识到种族主义问题,但现实中的确存在着这种情况。特别ี是在东北亚地区,人们非常注重用种族来界定彼此的身份。19世纪末叶,中国和日本都曾使用过许多词语来表示相互间的区别ี。在汉语中,存在“族”、“种”、“族类”、“民族”、“种族”、“人种”等表达方式。而在日语中,也有jinshu、shuzoku和minzoku等说法。即使在种族构成相对复杂的东南亚地区,种族身份也十分重要。总而言之,种族身份归属常常在东亚地区国家身份认同中处于核心地位。

在这种情况下,要中国按照西方的文化标准来行事毫无意义,因为这些做法和思维方式太陈旧ງ了,太过根深蒂固了。以西方为ฦ范例、遵照民族国家和国际秩序的既ຂ定模式,这些都不适用于中ณ国。中ณ国的发展将完全不同于西方。这并不是说中国就意在改变,因为中国一直在努力让国际社会相信,中国无意颠覆既定的国际秩序,中国扮演的不是挑战者的角色。然而,任何国家在看待这个世界的时候都会自然而然、不可避免地参照本国的历史和经历,由此形成的世界观就会受到地缘政治和权力政治的局限。欧洲列强是我们今天所处的这个国际体系的主要缔造者。因此,它们在设计这样一个体系的时候,加入了它们自己的传统和历史因素,其核心就是“民族国家”这个欧洲特有的产物。而美国人看待世界的方式一方面反映的是它的欧洲血统,另一方面则是它在建国和发展过程中ณ的特色。

由于历史上美国曾通过持续的对外征服来扩大版图,而且作为一个移民国

中国格外强调政局稳定。邓小平尤其重视国家稳定,他说:“【中国的】现代化建设需要两个条件,一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,另一个是国内安定团结的政治局面……中国发展的条件,关键是要政局稳定。”重视政局稳定的还有普通民众。近期的一项民意调查显示,社会稳定在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当中ณ位列第二,这一排名比在其他任何国家都要高得多。只要看看中ณ国的历史,就不难理解为什么稳定会受到如此关注。

历史上中ณ国曾频频出现混乱和不稳定的局面,且无຀不例外地都导致生灵涂炭,包括战争导致的直接死亡,以及随后饥荒和疾病导致的间接死亡。据估算,13世纪蒙古人推翻宋朝,当时中国损失了大约13的人口【约3500万人死亡】;17世纪满族人入关时,当时中ณ国损失了近16的人口【约2500่万人死亡】;19世纪上半叶的农民起义【包括太平天国运动】,使当时的人口骤减500่0万;1911年辛亥革命推翻了清政府的统治,但随后动荡和内战不断ษ,只是从20世纪20年代末期到日຅本侵华这段时间内出现了短暂的相对平静;侵华日军投降后,接踵而至的又是解放战争,直至1949年新中ณ国成立。有了这一系列的历史事件作铺垫,再来看中国人对分裂、不稳定以及社会动荡万分恐惧,也就不足为ฦ奇了。而在欧洲,类似中国人这样对和平稳定的渴望最近一次出现则是在1945年之后。当时“二战”刚结束,整个欧洲大陆都渴求欧洲国家间不要再发生任何战争。虽然在欧洲是多个国家共同期望和平,而中国则希๶望一统天下、实现和平稳定,但将二者作比较也๣还算恰当。中国以流血牺牲的方式付出了巨เ大的代价,从某种程度上说,也许就是为了让各民族团结在同一个国家的领导之ใ下。

从早上7点到晚上2๐4点,广州火车站到处都有招聘人员和农民工ื。这就是狂野的东方。不管工资如何低、工作条件怎样差,充满机遇的广东仍然颇็具吸引力。年轻的打工妹早ຉ早地离开了学校,来到这个离她们家乡上百公里甚至上千公里的地方,长时间重复地做着简单的工作,生产服装、玩具和烟花,出口到外国。下班后只能ม在简陋的工ื厂宿舍里休息几个小时,随即又要出工。即便是这样,也要比她们老老实实地待在家里种地强。

几十年来,香港逐渐爬升到价值链的高端,其居民生活水平也得到大幅提高。而现在的广东,也๣面临着同样的转型。当地居民的期望在不断提高,拥有的机会也日益增多,务工人员开始从较低的岗位上得到提拔。同时,随着中国整体生活水平的提高,人们对没有一技之长的工人【包括农民工】的就业保障问题๤日益担忧。这些工ื人一度缺乏法律保障,工会的权力受到种种束缚,难以发挥作用。经过几年的讨论,中国终于在2008๖年颁แ布了新的劳动法。但许多企业主却强烈反对这部法律,认为此举ะ会削弱他们的竞争力并且会使其面临破产的困境。

合作伙伴转让技术,以换取进入中国这个巨大市场筹码的策略。实践证明,后者的诱惑是一个强有力的交易筹码,尤其是面对二级跨国公司的时候。在较短的时间内,中国已๐经在许多重要的技术领域超越了很多东南亚国家,它与外国跨国公司竭力讨价还价的能力,是取得这些进步的主要因素。即使是宝腾——马来西亚国有汽车公司,也无法说服其若干外国合作伙伴【尤其是三菱】转让关键技术,不管怎样,中国汽车企业在这方面做得成功得多。这种足以压倒对方的优势包含着极大的吸引力:中国人口是马来西亚的50倍。中国通往科技高山之巅,还有另一条路线。当外国跨国公司将其制ๆ造业务转移到中ณ国时,出于方便、能够利用规模经济以及拥有众多高度熟练的廉价劳动力等原因,该行业其他的相关业务也表现出强烈的追随倾向。例如,意大利的纺织行业是逐步迁移到中ณ国的,首先是制ๆ造业,随后是其更增值的领域【比如设计业】。微软、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都在北京建立了主要研发中心,而朗讯科技公司也๣已经在南京采取了同样的行动,其结果是,在这类领ๆ先的跨国公司的研发活动中,中国的专业人士将成为越来越重要的成员【见图5–9】。

0102030่4050่60

比较一下中国和前苏联的经验,对于我们更好地理解上述内容能起到指导性的作用,因为两个国家都面临着如何从计划经济转向市场经济的问题【见图5–3】。前๩苏联主要依靠西方แ开出的休克疗法的处方,最终导致90年代高通货膨胀、大规模资本外逃、货币崩溃和外债拖欠等一系列现象的发生。相比之下,中国通过一种更为循序渐进的方式,避免了高通货膨胀的出现,政府在国际社会树立了值得信赖的形象,期间也没有发生资本外逃的情况。当俄罗斯的国有资产被政府官员以低廉的价格出售给自己的亲朋好友时,中国的国有资产没有遭遇全部私有化,只是通过逐步改制来解决问题。根据《福布斯》2007๕年世界前100名亿万富翁排行榜的统计,这100人中有13个是俄罗斯人,中ณ国人榜上无名。1990年,中国的gdp是俄罗斯2๐倍不到เ;而到了20่03年,前者一跃至后者的6倍。全球衰退之前的俄罗斯经济复兴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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上涨。中ณ国领导人在处理一系列困难和棘手问题时,表现出极大的耐心和卓越的能力。例如90年代末期,中国政府面临着三个ฐ极其困难的国内议题:关闭大量经营不善的国有企业;整顿存在大量呆账坏账、资金主要借给国有企业的国有银行;提高中央政府的财政地位。10年过去了,政府顺利地解决了这些问题,大大减少了国有企业的欠债问题๤,实现了银行系统的转型,改善了自身的财政状况。

图5–3中ณ国和前苏联经济发展对比

19世纪和20世纪都是西方的时代,但是这个时代即将结束。到21้世纪中叶,西方แ国家占世界gdp的比例将不到一半,表明西方时代行将成为历史。中国、印度、巴西、韩国和其他许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,不仅代表着一种经济力量均衡的巨大转变,同时还包含了更广泛的寓意。经济的繁荣有助于这些国家增强自信心和改善本国形象,也促使它们在世界更广泛的范围内宣传其政治和文化价值观。亚洲新兴国家的一个显???特征就是,它们原本对西方的一切都充满了渴求,恨不得抛弃自身的所有特性去追求现代性,因为自身的特性与贫穷和落后划ฐ上了等号,而随着现代性进程的发展,它们逐渐迷恋上自己土生土长的特性,而不再像以前那样只对西方事物情有独钟。例如,在2๐0世纪70年代,关注传统中国家具的台湾人为数甚少,但是到90年代早期,他们的态度大为改观,越来越多的人对传统工艺品产生了兴趣。又如拥有类似经历的音乐,差不多也是在同一时期,本土或本地区的流行音乐取代了西方音乐่的影响力。换言之ใ,传统并未被抛弃,而是作为一种新型本土现代性的组成部分得到了更进一步的重新表达。

同样的情形适用于整个ฐ东亚地区。1980年,很少有人知道或用心关注本地区内的其他国家,全球所有的眼睛都盯着那个众人向往的地方——美国。在信息、音乐、政治、雄心、教育、电影、志向和心愿等方面,自东向西的追捧如洪水般势不可当。大多数东亚人对发生在纽约、华盛顿ู和伦敦的一切,远比对东京、首尔、北京和吉隆坡所发生的了解得多。东亚国家仍然非常密切地关注来自美国的消息——当然,这是与美国对东亚国家的一无所知相比所得出的结论,但是情况已๐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。詹宏志很贴切地描述了这种心态的变化:

张光直在他的开创性研究著作《中ณ华文明中的饮食》一书中写道:“在理解人类文化的时候,饮食的重要性恰好在于其无限的可变性,可变性对于物种生存不是必不可少的。”具有不同文化背景的人,往往吃不同的食物;哪怕同处一种文化,人们所吃的东西也๣经常存在着相当大的差ๆ异。此外,人们对养育他们长大成人的食物显示出极大的依赖性,他们对这些食物倍感亲切,极为熟ງ悉。人们的本能也体现在饮食上:在新加坡国立大学的食堂里,我印象最深刻的便是中国学生吃中餐、印度学生吃印度餐、马来西亚学生吃马来餐的情形,大家各自坚守自己的饮食习惯,在这方面几乎没有什么共同语言。西方แ国家也同样如此:我们可能偶尔喜欢印度、中国或墨西哥的食物,但是我们一日三餐主要还是吃西式食物,这是铁ກ定的规律。

中ณ国不仅是东亚地区的语言中心,同时也是饮食中心,拥有世界上最让人称道的饮食文化,其历史源远流长,可能比任何其他类似的饮食文化都要长久。像其他所有的饮食文化那ว样,中国烹饪有着天然优势,中国地大物博,而有些食材在其他国家是不常见的,所以特殊配料的使用让中ณ国食物具备一些独特的本地特点。鉴于中国地域辽阔,人口众多,中餐共有的特点中也蕴涵຅着巨大的地区差异,这一点不足为奇。事实上,比起单一的中国饮食传统,在此谈论中国菜系可能更为合适。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有四大菜系,即鲁๥、川ษ、苏、粤四大菜系;也๣有人认为存在八大菜系,即在前述四个的基础上再加上闽、浙、湘、徽;还有人甚至可以数出十大菜系,也就是除了上述八大菜系,还可以加上北京和上海ร。从很早开始,中国菜肴就注意吸收外国的食物,如史前时期从西亚地区传入的小麦、绵羊和山羊,5世纪从印度尼西亚传入的香料,以及17๕世纪初ม叶从北美传入的玉米和甘薯,这些都有助于中国饮食传统的形成和发展。一般而言,中餐包括饭【谷类以及其他淀粉食物】和菜【蔬ຒ菜以及肉类】。均衡膳食,既要有饭又要有菜。

我清楚地记得一位说话温柔的马来西亚律师告诉我:“我正穿着西方的衣服,说着西方的语言,看着西方的电影,今天是什么日子,完全由西方แ说了算。”甚至连“亚洲”这个词,也是欧洲人的发明。所到之处,你都能感受到西方的存在。西方现代性的绝对权力和动力,已经主导东亚国家近200年之久。从殖民主义到好莱坞,从英语到篮球,从公历到微软,从越南战争到เ国际货币基金组织,西方แ已经并且会继续影响东方,反过来,东方国家对于西方的影响则显得苍白无力。在当代中国崛起之前,亚洲现代性只是通过日本对西方产生了较大的影响。另外,东方แ对西方的影响,很大程度上取决于大批后殖民时代移民到北美和欧洲的华人、印度人、韩国人,他们对西方的影响首先体现在饮食方面,另外还有语言、宗教和文化。东亚国家对西方แ国家现代性影响的吸纳主要体现在殖民主义时代和美国霸权之下的后冷战时代,但不论过去还是现在,东亚现代性和西方现代性都是有着根本区别ี的。

上述讨论引出了两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。首先,东亚社会的形成,到底受到了西方แ现代性何种程度的影响?其次,随着时间的流逝,它们正变得更加西方化还是更少西方化,抑或甚至是两者相互矛盾的交织?这些问题很难回答。在任何一个ฐ特定的社会中,它们都是变化莫测、无法捉摸的。正如人们所料é想的,历史关系很多问题——尤其是一个国家是否被殖民化,如果答案是肯定的话,那ว么殖民化是从什么时候开始的,持续了多久。比如菲律宾,1542๐年首次遭受西班牙的殖民统治,1้899年又被美国占领,直到เ1946年才获得独立;还有中国香港,在1้842๐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ณ被英国占领,一直到เ1997年才回归中国;而日本却设法逃避了被殖民统治的厄运。

除了恢复国家统一以外,新า中国面临ภ的中心任务便是工ื业化。为此,它实施了大量的土地重新分配和建设大型公社ุ的方案,以收取农业税的方式从中提取农业盈余,然后投资于重工业部门的建设。其经济政策较为特殊,就是避免运用市๦场的力量,主要依靠国家和中央的统筹规划,这与苏联模式如出一辙。尽管毛泽东的领导经历了沧桑变迁——尤其是“大跃进”和“文革”——但是,正如我们将要看到的,中国还是令人惊奇地取得了举世瞩目的成就,1950~198๖0年,其年增长率达到44%,整个国家的gdp翻两番๘,人均gdp翻一番。相比之下,印度较为逊色,同一时期印度的gdp只增加了不到3倍,人均gdp仅增加50%ื。中国的社会表现给人留下了深刻的印象。由á于重点强调教育优先、扫除文盲、促进平等和改善医疗,其人类发展指数提高了45倍。中国还设法规避了困扰其他许多亚洲国家以及非洲、拉丁美洲国家的问题,如人口增长、农村地区的贫穷、巨大的贫富差距、男女不平等、城市居民大量失业、教育和卫生经费薄弱。

共产党第一阶段的执政,彻底扭转了中国的国家命运。这一时期取得的成就,为工业化和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——而20世纪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失败已๐经困扰中国历史近百年。从1949~19๗78年,新中国成立的第一阶段扭转了中国一个世纪以来的衰败局面,实现了先前的政权无຀法创造的经济腾飞,而且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,中国转型的基础是在毛泽东时代建立起来的。历史证明,19๗49年革命完全不同于1911年辛亥革命,它成为中国历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。

除了宗教控制ๆ,中国在这些问题上比欧洲先进数百年,后者是到19๗世纪末叶现代民族国家和民族主义出现之后,才开始关注这些问题。正如历史学家王国斌所说:“从中国人的角度来看,正因为缺乏对教育和道德教化的关注,欧洲的统治才会遭遇根本限制,教育和道德教化在欧洲统治中的重要性,丝毫不亚于政治体制ๆ可能在中国发挥的作用。”同样的说法可以用来描述中国实行户籍登记制度以便维持社会秩序和预防社ุ会动乱。进行社会控制的关键是家族๣和血统,这一点从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的重要特征,中国对姓氏和血统的重视程度远远超过了欧洲。家族或血统关系盘根错节,均以追溯男性祖先为特征【1949年新า中国成立时,还只有不到500่个姓】,它们都是建立在正式成员关系基础之上的。每个家族都享有很大的权力,通常会排斥外姓人,因而也๣会造成

社会的分化。

欧洲移民带来了强有力的价值观和宗教信仰,但却抛弃了他们世代相传的阶级性,让美国人产生了一种认同感。非洲奴隶被排除在美国主流社会之外,加上美国印第安人遭到เ屠杀,这让欧洲移民的身份认同打上了深深的种族烙印。无边无际的,沃土提供了无穷无຀尽的机会,持续扩展的边界给国家灌输了一种强烈的乐่观主义情绪和勇于变革的精神。美国国内市场不受当地和本地区偏好的限制,盛行于欧洲的阶级差别、地位尊卑,在美国变得平和,美国人比较容易接受。劳动力的相对稀缺,刺激人们不断ษ地引进节省劳力的机器和提高生产力。不像欧洲,美国没有出现任何抵制机械自动化的行为。因此,美国经济对技术革新、机械化、生产的标准化、劳动过程的持续改进和规模经济的强烈渴求,远非欧洲所能及。美国模式的鲜明特色是全新的大众市๦场和大众消费者,以及在广告等领域随之出现的创新。所有这些事实都证明,从19世纪晚期开始,美国的资本主义远比欧洲的更具活力和创新能力。

1820年,美国仅占世界ศgdp的18%,而英国高达52%ื,德国也达到39๗%。正如前面所提到的,到1870่时,美国占世界gdp的比例已๐经上升到88%,而同期英国是90%,德国是65%。到เ1914๒年的时候,美国这一比例一路狂飙为189%ื,而英国只停留在82%的水平,德国也只有87%。1950่年是美国经济的全盛时期,占全球gdp的比例达到273%,相比之下,英国是65%,德国是5๓0%,其他所有西方国家加起来为262%。

在此,重要的并不是所谓的“唯一原因”,偶然因素才是关键。1800年左ุ右,包括中国和欧洲在内的旧世界中人口最密集的地区,都发现保持人口增长是一件越来越困难的事情,根本问题在于,粮食、燃料和建筑都在竞相争夺日຅益稀少的土地和森林。对于中国来说,这是一个尤其严å重的问题๤,因为中国的心脏ู地带位于黄河和长江之间,由于土壤肥沃,该地区孕育了众多人口,但是由于资源的过度使用,这片土地日益枯竭,再加上新开垦的土地质量不高,所以问题๤日຅益突出。欧洲——具体地说是英国,之所以能够规避中国的问题,打破这种致命的土地限制,主要有两个原因。其一,英国发现了大量的煤炭资源,这有助于缓解木材日຅益短缺的困境,而且为工业革命提供了燃料。相比之下,中国的煤炭资源主要蕴藏在距离人口中心区较远的地方,尤其是西北部,而非纺织工业集中地和长江下游流域。

其二,更为重要的是,新า世界【newworld】殖民地,尤其是加勒比和中美洲地区,幅员辽阔,劳动力充足,食物和原材料丰富:以曼彻斯特的早期经济增长为例,如果没有奴隶种植园大量便宜的棉花供应,这种增长是不可能实现的。如果英国没有从新世界ศ进口棉花,而是靠养羊来生产纺纱,那么需要广大的牧地【1815年约为ฦ365亿平方แ公里,1830年则ท超过了93亿平方แ公里】。总之,据估计1830年,为满足英国的进口需要,新世界国家种植棉花、蔗糖和木材所需的土地面积,大约在1亿~12亿平方公里之间,这个ฐ甚至超过了英国所有耕地面积和牧场面积的数量总和。在这样的背景下,殖民地所发挥的作用提醒着大家,欧洲工业化绝非一个内源性过程。新世界和在英国发现的大量的煤ศ矿藏,移除了对土地日຅益增长的压力,消除了欧洲经济发展的瓶颈。中国则没有这么好的运气。其结果是深远的,正如彭慕兰【kenhpomeranz】所说:“英格兰避免了变得像长江三角洲一样,二者看起来如此不同,以至于现在很难发现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点。”

从长远来看,我们有理由作以下预测:美国也许会逐渐意识到,台湾地区将不再属于美国的根本利益,美国没有必要不惜一切代价来“保卫”它。2008年年初,国民党在“立法院”和地区领导人选举中均取得成功,进一步证明了大陆乐观态度的正确性。鉴于陈水扁当政时期造成的经济低迷以及与大陆关系的恶化,新任领导人马英九承诺将维持现状并加强和大陆的关系。双方已经同意开通直航和旅游线路,两岸的经济联系也将进一步加深,如果时间允许的话,大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将类似于它与香港的关系,这些举动在促进双方关系的回暖上起到了里程碑的作用。实际上,我们极有可能ม在近期就看到大陆与台湾地区的关系取得重大突破。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s